


癌癥腫瘤第二診療意見有用嗎,國際癌癥腫瘤會診專家推薦
第二診療意見讓骨癌患者重新站立行走
71歲的Rick LeFeber 左腿一直疼痛,大概持續了2年之久,他一直以為是關節炎,所以沒當回事,直到這次痛的讓瑞克感覺腿都要斷了,已經無法正常行走和站立,才決定去醫院。
在 X 光檢查和核磁共振成像后,他被轉介到布法羅的骨科專家那里。醫生懷疑是軟骨肉瘤,這是一種罕見的骨癌,在美國每年影響不到 1,000 人?;顧z后證實了他左股骨癌癥的診斷。
得知這一消息,71歲的越戰老兵表示難以置信,因為在這之前,他身體一直很好,每天都在管理家附近的超過1000英畝的公共土地。
為了了解清楚自己這個病,瑞克和妻子準備了25個問題去找專家,結果這里的骨科專家并沒能讓他解開疑慮,帶著些許失望和沮喪,瑞克離開了醫生辦公室,但是他并沒有就此放棄,一個老兵骨子里的戰士精神,讓他決定去克利夫蘭診所尋求第二診療意見。
對于為什么選擇克利夫蘭,瑞克表示:“我去克利夫蘭診所是因為他們處于領先地位,并享有最好的聲譽。”
瑞克的所有掃描結果和患者信息都被發送到克利夫蘭診所。
骨科腫瘤學和創傷科主任Nathan Mesko博士接待了他,與瑞克逐一過了一遍他的檢查,并寬慰道:“當你第一次被診斷出患有癌癥時,你會經歷一系列的情緒——從震驚到難以置信和恐懼,克服恐懼的最好方法是提出問題,因為這些答案會告訴你如何繼續。”在這里,瑞克之前的所有疑慮都得到了解答。
醫生告訴瑞克,他左腿大約80%的骨骼被癌癥浸潤,如果要將所有的癌細胞都清除,可能需要定制假肢,因為沒有多少正常骨頭可以使用。
考慮到瑞克是一個喜歡旅行,熱愛運動的人,梅斯科博士表示,難度系數又提升了,因為他擔心如果出現松動,后期可能會需要做更多的手術。
為挽救髖部周圍的少量骨骼而付出的額外努力對于我們挽救肢體、清除癌癥并確保不留下任何東西的目標非常重要。Mesko 博士與一家英國公司合作,生產了一種符合 瑞克規格的獨一無二的膝關節和股骨假體。假體用銀離子化以防止疾病和感染。
圖片來源于克利夫蘭官網
“我們創造了一個獨特的解決方案,在手術室,我們通過實時 CT 掃描使用導航,以確保植入物完全符合計劃。”Mesko 博士說。
當里奇在手術后醒來時,他動了動腳趾,摸了摸自己的腿,沒有疼痛??死蛱m診所的工作人員在第一天就讓瑞克起床走路。
“我在三周內從臥床不起變成了輪椅、助行器、拐杖和自由行走”瑞克說。
現在瑞克已經全身無癌,已經開始重新管理他的那些土地。 他像一年前那樣修剪小徑、用鏈鋸砍樹和鏟雪。
Mesko 博士同意 Rick 對其進展的評估。他注意到瑞克的假肢完好無損。骨骼生長提供了一種骨水泥,以將其固定到位并防止將來松動。
“不僅具有治愈某人的潛力,而且還為他提供與以前相同的功能,這是外科植入物和癌癥護理進步的一個獨特方面,這是我工作中最好的部分。”梅斯科博士說。
“克利夫蘭診所的理念是'患者至上',我從未失望過,每個人都為我竭盡全力。”Rick 說,他很慶幸當初來到克利夫蘭診所聽取第二意見。
什么叫第二診療意見?為什么患者要尋求第二意見呢?
第二診療意見,顧名思義,就是患者在已經獲得診斷(第一診斷意見)的基礎上,去尋找自己主治醫生以外別的其他醫療機構或醫生尋求更多的診療建議,來確認判斷和評估治療方案。
雖然叫做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但事實上不僅僅指的是尋求兩個醫生的建議,很多時候指的是尋求多于兩個醫生的意見。通常情況下患者可以每次通過門診獲得一個醫生的第二意見,也可以通過多學科會診MDT的形式一次性獲得多個醫生的集體意見。
在任何時候,患者都有尋求第二診療意見的權利。對于患有癌癥這種頑疾的患者來說,在開始進行恰當的療程或手術前,第二診療意見其實是患者和患者的主治醫生必須采取的一項步驟,亦是對患者寶貴的生命應有的責任。
為什么腫瘤患者需要尋求第二意見
01、腫瘤總體誤診誤治率約為30%左右
腫瘤是所有疾病中最容易誤診的。由于惡性腫瘤的診斷十分復雜,臨床表現千差萬別,臨床醫生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誤診誤治。因此對于癌癥來說,歐美各國會鼓勵患者尋求第二意見,尤其是在開始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藥物治療之前,以明確診斷及治療方案。
據統計,著名的美國梅奧診所,有21%的患者用第二診療意見取代原有診斷意見;美國克利夫蘭診所約有25%的患者第二診療意見與初始意見不一致;在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則有27%的患者選擇第二診療意見。近80%的患者尋求到了不同的治療方案,從而保證了患者的知情權和對治療方案的選擇權。
02、醫生醫療水平受限
醫生之間在專業知識、行醫經驗和判斷能力方面也有差別。另外,即使診斷意見一致,治療方案也可能有差別。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層出不窮,更新迅速。醫生的知識、經驗、甚至個性,都有可能影響到治療方案的制定。
03、尋求第二意見有利于決定下一步醫療決策
第二診療意見可以幫助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更為了解。在第二診療意見和原始診療意見一致時,患者會更放心也更信任尊重自己的主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會更配合,而且有利于鼓勵家屬參與醫療決策。當第二診療意見和原始診療意見不同時,進一步的討論和分析自然也會有助于避免錯誤或不必要的治療。
哪些(疑似)腫瘤患者需要尋求第二診療意見
●醫生診斷患者患有惡性腫瘤。
●醫生建議外科手術、放療或化療等有創的、有毒副作用、或產生終生影響的治療
●醫生推薦患者接受一種治療,而患者覺得沒有必要接受這種治療。
●患者認為他/她的醫生診斷不正確或治療失敗。
●醫生自己推薦患者尋求第二意見,這種情況在我國較少,但也會發生。
●腫瘤患者和/或家屬覺得和目前醫生的溝通不盡如人意,想要獲得更多信息。
●希望參加美國臨床試驗;
獲取第二診療意見的流程
在線咨詢:患者來電咨詢或者添加醫學顧問微信,一對一服務。
提交病歷:患者把相關病歷、出院小結發給醫學顧問
預約:全球腫瘤醫生網負責翻譯相關病歷,匹配預約相關權威醫生
遠程咨詢:醫學專家進行遠程咨詢(視頻或文字會診),并給出診斷、治療建議等。
后續跟蹤:醫學顧問將中英文報告提供給患者,并進行醫學解讀。
全球會診中心是全球腫瘤醫生網為癌癥患者建立的遠程專家咨詢平臺,與全球三十余家頂尖癌癥中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患者可通過會診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專業的醫院,最頂尖的醫生。讓大牌專家為您量身定制最佳診療方案!如有會診需求,均可通過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了解詳情。
國際癌癥腫瘤會診專家推薦(部分)
肺癌專家介紹
Christopher G. Azzoli, MD
麻省總醫院主治醫師
Azzoli 醫生一直致力于對肺癌患者的藥物治療。他目前在麻省總醫院擔任主治醫生,主要從事肺癌、胸腺癌、間皮瘤和食道癌的治療。他聯合參與了針對肺癌的超過 40 項藥物臨床試驗的開發,目前的主要臨床興趣在腫瘤免疫治療。
Alice Shaw, MD, PhD
麻省總醫院胸外科中心的主治醫師
專業領域:肺癌靶向治療及耐藥性研究
Shaw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研究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和ROS1重排。她也在研究肺癌如何對靶向治療產生耐藥性。
結直腸癌專家介紹
Kimmie Ng, MD, MPH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胃腸腫瘤主任
專業領域:消化道腫瘤
Kimmie Ng博士的研究重點在于通過飲食,分子和遺傳等因素預測和改善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情況,尤其針對維生素D及炎癥途徑進行研究。
她還進行轉化研究,包括新型療法、對治療的反應和耐藥性的生物標志物以及微生物組等。
胃癌專家介紹
Jeffrey A. Meyerhardt, MD, MPH
哈佛大學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消化系統癌癥中心臨床主任
專業領域:食管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膽管癌,胰腺癌等
目前,Meyerhardt 博士是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消化系統癌癥中心的臨床主任,同時還擔任哈佛醫學院副教授。Meyerhardt 博士在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經驗與研究,臨床經驗十分豐富?;颊邔ζ湓u價也十分高。
胰腺癌專家介紹
Charles Fuchs, MD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胃腸腫瘤中心主任
專業領域:胃腸道腫瘤
Charles Fuchs博士擅長胃腸惡性腫瘤的治療,同時也涉足胰腺癌的研究與治療。
肝癌專家介紹
Andrew Xiuxuan Zhu, MD, PhD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肝癌研究中心主任
專業領域:結直腸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膽囊癌、肝癌
Zhu博士是國際公認的肝細胞癌和膽管癌專家。他的臨床和研究興趣集中于開發治療肝膽癌的創新療法,識別新的分子標記和基因突變,以及靶向治療肝膽癌中的藥物耐藥性分子機制等問題。
甲狀腺癌、喉癌專家介紹
Lori J. Wirth, MD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頭頸癌中心醫學主任
專業領域:甲狀腺癌、口咽癌、喉癌、鼻竇腫瘤、內分泌腫瘤
Wirth博士專注于頭頸部腫瘤研究,尤其擅長頭頸癌的聯合治療和晚期甲狀腺癌的新療法。
卵巢癌專家介紹
Richard T. Penson, MD
麻省總醫院癌癥中心婦科腫瘤科臨床主任
專業領域:婦科腫瘤
他的研究方向為婦科腫瘤學,以卵巢癌為主。Penson博士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新藥和治療策略的研究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乳腺癌專家介紹
Erica L. Mayer, MD, MPH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資深醫師
專業領域:乳腺癌
Erica L. Mayer博士是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資深醫師、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癌癥咨詢網主編。
她的研究專注于治療乳腺癌的新型療法。
Eric P. Winer, MD
哈佛大學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首席戰略官
Winer博士的研究主要著重于探索乳腺癌的治療新方法。他認為,在癌癥患者中尤其要注意 避免過度醫療,應用最少的治療手段達到最佳的效果才是對病人最有益的選擇。
腦瘤專家介紹
Patrick Y. Wen, MD
哈佛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神經腫瘤中心主任
專業領域:腦瘤、脊髓腫瘤、腦室膜瘤、伴癌綜合征、神經膠質瘤、 腦膜瘤
Patrick Y Wen 醫學博士是國家癌癥研究所支持的成人腦腫瘤聯盟的共同項目負責人,并且是神經腫瘤學(RANO)工作組響應評估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他的研究重點是腦腫瘤的新型治療方法,特別是靶向分子藥物。
腎癌專家介紹
Robert J. Motzer, MD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 泌尿生殖腫瘤 專家
??祁I域:腎癌、生殖細胞腫瘤、睪丸癌、免疫治療
主要臨床方向為腎癌(腎細 胞癌)和睪丸癌(生殖細胞腫瘤)。致力于為泌尿生殖系統腫瘤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并改善他們的生存率和 生活質量。
淋巴瘤專家介紹
Ann S. LaCasce, MD
哈佛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主任
專業領域:CAR-T細胞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干細 胞/骨髓移植
Ann S. LaCasce博士是哈佛醫學院的副教授,是一名淋巴瘤專家她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侵襲性淋巴瘤上,她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

-
-
腫瘤電場療法——被FDA批準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等
目前電場療法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以及惡性胸膜間皮瘤,并且在目前在六大實體腫瘤包括非小細胞肺癌 詳細?
-
-
臨床試驗中心——每一個新藥都是一份希望
提供癌癥臨床試驗招募信息、抗腫瘤新藥受試者招募信息。 詳細?
-
-
癌癥國內沒有治療方法怎么辦,美國專家推薦的新型癌癥疫苗點亮希望
當國內所有的治療方案用盡,是否意味著生命真的走到了盡頭?還有其他更好的治療方案嗎? 詳細?
-
-
癌癥人財兩空沒必要治嗎,醫生:腫瘤的治療,不應該是"人財兩空"
通常我們理解的癌癥治療,不僅花費高,效果還不理想,最后很可能落得人財兩空的結局。為什么會這樣呢? 詳細?
-
-
百位國際腫瘤專家在線會診!"方舟專家計劃"線上會診啟動
如果你想確定你目前的診斷和治療方案是否正確,想進一步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案和治療技術,尋求國際專家會診意見是非常重要的! 詳細?
-
-
中美專家聯合會診為被判"死刑"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確定新的治療方案
哪怕只能讓父親多活幾個月,一切努力也值得,因為我知道,如果換成是我,他也一定會傾盡全部去救。 詳細?
-
-
晚期肺癌用了所有治療方案無效后陷入絕境,中美專家聯合會診為患者找到了全新的治療方案
當國內所有的治療方案用盡,是否意味著生命真的走到了盡頭?還有其他更好的治療方案嗎? 詳細?
-
-
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專家會診,當癌癥治療陷入進退兩難時如何選擇?美國癌癥排名第一醫院專家會診來了
腫瘤復發,產生耐藥,病情無法控制進一步轉移,無有效治療方法等等都會讓我們陷入困境,往往這個時候我們都難以做出選擇,有的患者甚至傾盡所有,最終得到無效治療。 詳細?
-
-
癌癥腫瘤MDT專家會診,什么是mdt會診(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多學科聯合會診是什么意思
所謂MDT(Multi Disciplinary Team),就是“多學科治療模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