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腫瘤營養,出院后康復期腫瘤患者飲食指導和預防腫瘤復發指導
腫瘤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涉及多基因改變、多階段漸進性積累的復雜過程,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這個過程,其中飲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英國癌癥研究會發布報告表明,英國每年確診的癌癥患者中,超過 4 成是由吸煙、飲酒、缺乏蔬菜水果、不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
隨著對腫瘤認識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通過控制吸煙、飲酒、不良飲食習慣和體重超重等腫瘤的高危因素可以有效降低腫瘤發生和復發風險。
對于出院后的康復期腫瘤患者,既要結合腫瘤治療及機體的代謝狀況,也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基礎疾病情況?!稅盒阅[瘤患者康復期營養管理專家共識》收集了大量循證醫學證據,提出在腫瘤康復期必須重視營養管理,科學飲食,進行規范的營養治療,避免一些飲食誤區。因此,康復期的腫瘤患者應定期尋求 專業營養師的幫助,以改善自身營養狀況,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
一、能量及營養素供給
1.能量
參考健康人群標準及體力活動狀況等,予以 25~35kcal/kg/d,再根據患者的實際能量需求進行調整;如存在攝入不足,需考慮提高膳食攝入的能量密度。
2.碳水化合物
如患者不存在胰島素抵抗,碳水化合物供能應占全日總能量的 50%~65%;如存在胰島素抵抗,應占總能量 40%或更低;在胃腸功能允許的條件下,應增加全谷物食物、蔬菜和水果攝入,限制添加糖攝入。
3.蛋白質
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者應攝入充足蛋白質,達到 1.0~1.5g/(kg·d),其中優質蛋白質應占總蛋白量的 50%以上。
4.脂肪
如不存在胰島素抵抗,膳食脂肪供能應占全日總能量的 20%~35%;如存在胰島素抵抗,可在保證必需脂肪酸供應的基礎上,增加中鏈脂肪酸供給;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優化糖脂比例;應限制飽和脂肪攝入,增加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
5.營養素補充劑
應該從均衡膳食攝入必需的各類微量營養素,沒有必要時不盲目使用營養素補充劑;在膳食攝入營養素不足,或經生化檢查或臨床表現證實存在某類營養素缺乏或不足時,可經有資質的營養(醫)師評估后使用營養素補充劑。
6.營養支持
存在營養風險的患者應及時就診于有資質的營養(醫)師,經營養咨詢加強膳食營養供給,必要時加用口服營養補充(ONS)或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如膳食攝入沒有改善營養狀況,或不能滿足 60%目標能量需求超過 1 周,可依次選擇腸內或腸外營養。
二、膳食模式
惡性腫瘤完全緩解患者食物應多樣化,多吃新鮮蔬果和全谷物食品,攝入充足的魚、禽、蛋、乳和豆類,減少紅肉,限制加工肉類攝入;如存在早飽、納差等癥狀,建議少量多餐,減少餐時液體攝入,餐間補充水分。
三、運動和心理治療
惡性腫瘤康復期患者可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規律性身體活動,并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心理問題應及時應用心理療法進行干預。
四、康復期腫瘤患者的合理飲食指導
1.食物多樣,適當增加粗雜糧的攝入
康復期腫瘤患者每日食物種類至少保證在 12 種以上,葷素搭配,從而保證豐富的營養素來源。
在胃腸功能允許的條件下,應粗細搭配,適量選擇粗糧面食和谷類。全天主食保證300-400g,其中粗雜糧占三分之一以上。
與精致谷物相比,全谷物(如燕麥、大麥、小麥全谷)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能量密度也相對低,對控制體重、調節胃腸道、穩定血糖、增加免疫力等均有所幫助。
2.減少高脂肪食物,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推薦康復期腫瘤患者多選擇魚類、禽肉及蛋類,減少紅肉攝入,少吃加工肉,多吃白肉,不主張全素食。每周推薦食用白肉 2~4 次,每次 50~100g。
魚肉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深海魚,脂肪含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這種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在抗炎、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方面頗具優勢,其中的 EPA 和 DHA 具有調節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輔助抗腫瘤等作用。
豆類蛋白也屬于優質蛋白質,應適量選擇,每日可食用干豆腐 30-50g 或豆腐 200g。
對于放化療胃腸道損傷的患者,可制作成軟爛細碎的動物性食品。
3.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蔬菜水果不僅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同時富含植物化學物,是較好的抗氧化劑,能對抗自由基,穩定激素水平,還有助于新陳代謝和消化。
大量薈萃分析結果顯示,攝入豐富的蔬菜水果等平衡膳食可以降低惡性腫瘤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全因死亡率。
因此,推薦每天食用 500 g 以上的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蘿卜類,以及蘑菇、香菇等菌類。
同時,推薦每日食用 300g 以上的水果,如蘋果、梨、獼猴桃、橙子、無花果等。
4.限制精制糖的攝入
過量攝入精制糖容易引起肥胖、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齲齒等疾病,而且葡萄糖進入腫瘤細胞后,不但會作為底物提供能量,而且會加速腫瘤細胞增殖,有利于腫瘤細胞的生長。
所以,康復期的腫瘤患者要限制添加糖的攝入,減少飲料、甜食等的攝入,以預防腫瘤復發。
5.減少腌漬、煙熏、烘烤及陳腐類食物的攝入
腌漬、煙熏、烘烤等加工方式常常會產生苯并芘、雜環胺、亞硝胺等致癌物。長期大量食用這類加工食品可能會造成健康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攝入過多煙熏食品可增加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咸魚、咸蛋、腌菜等食品在腌制過程中都可能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熏肉、熏魚、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
因此,建議腫瘤患者在康復期少吃或不吃這類加工食品。
6.避免酒精的攝入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飲酒可增加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原發性肝癌以及結直腸癌、乳腺癌的危險性;如果飲酒合并抽煙,則患癌癥的危險性會進一步增加。長期過量飲酒還會引起血脂代謝紊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腫瘤患者如果想要飲酒,請咨詢主管醫生或臨床營養師。
7.科學的烹調方式
推薦用微波爐及氣蒸的方法烹調,不推薦水煮、燒烤和高溫煎炒。因為水煮方式會破壞大量水溶性維生素,高溫煎烤會產生大量有害或致癌化學物質。烹調時應多選用花生油、豆油、橄欖油、芝麻油等含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植物油,而禁用或少用豬油、黃油、棕櫚油等含飽和脂肪酸豐富的動植物油。
五、康復期腫瘤患者的適宜運動
康復期腫瘤患者應該盡力保持健康的體重,并通過平衡能量攝入和體力活動來避免體重過度增加,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應努力減肥。腫瘤患者的運動應結合自身情況來選擇,一般每周運動不少于 5 次,每次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要注意循序漸進,控制好運動強度,一般以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配合一定的抗阻力運動為好。
測定運動負荷量方法:
?、俑鶕穆蕘頊y定,一般運動時心跳次數應控制在 95~120 次/分較合適。
?、?根據呼吸測定,運動過程中呼吸最佳狀態應是較常日加深加長,節奏稍快但不紊亂,沒有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現象,鍛煉后雖感疲勞卻不倦怠,精神很暢快。
本文指導專家:施萬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以上內容來源于中國營養學會腫瘤營養管理分會《中國腫瘤患者膳食營養白皮書2020-2021》,本篇內容由醫世象 佐羅 整編。
內容來源:醫世象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

-
-
腫瘤電場療法——被FDA批準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等
目前電場療法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以及惡性胸膜間皮瘤,并且在目前在六大實體腫瘤包括非小細胞肺癌 詳細?
-
-
臨床試驗中心——每一個新藥都是一份希望
提供癌癥臨床試驗招募信息、抗腫瘤新藥受試者招募信息。 詳細?
-
-
叢明華教授:新冠后疫情時代,腫瘤患者怎么提高免疫力和腫瘤患者如何加強營養
對于平均年齡大、并發癥多、免疫功能低下的腫瘤病友們來說,發展成重癥的風險相對較高! 詳細?
-
-
直播預告|2022年12月3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綜合科叢明華教授:后疫情時代,腫瘤病人如何提高免疫力和營養
2022年12月30日,全球腫瘤醫生網特別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綜合科 叢明華 教授,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腫瘤患者深度講解究竟該如何加強營養支持治療,提升免疫。 詳細?
-
-
便秘是什么意思,得了便秘怎么辦呢
首先明確怎樣才算是便秘。一般來說,排便費力,大便干燥量少,排便次數少(一周少于3次)即為便秘。 詳細?
-
-
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哪些,腹瀉怎么辦
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菌群失調,有的是因為感染,有的因為胃腸功能減弱,很多食物不耐受等等。 詳細?
-
-
西藍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抗癌原理是什么
當我們在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時,其中的芥子油苷會分解為吲哚、腈、硫氰酸鹽和異硫氰酸鹽等生物活性化合物。 詳細?
-
-
放療營養支持,北京協和醫院于康教授講解對于放射治療的患者如何進行營養支持
放療和營養不良之間的“糾葛”值得每一位腫瘤患者重視。 詳細?
-
-
腫瘤營養,出院后康復期腫瘤患者飲食指導和預防腫瘤復發指導
對于出院后的康復期腫瘤患者,既要結合腫瘤治療及機體的代謝狀況,也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基礎疾病情況。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