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r57t1"><pre id="r57t1"></pre></listing>
    <ruby id="r57t1"><b id="r57t1"><b id="r57t1"></b></b></ruby>

    <track id="r57t1"></track>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肺癌治療

      肺結節是肺癌嗎,得了肺結節怎么辦,來看看這三個小故事你就清楚了

      全球腫瘤醫生網2022-09-30肺癌治療7422

        肺結節是肺癌嗎,得了肺結節怎么辦,來看看這三個小故事你就清楚了

        肺結節是肺癌嗎

        “你是霧來,我是霾,纏纏綿綿到天涯”,近年來霧霾的陰影籠罩著華夏大地。霧霾卷珠簾,顆顆在肺間,不少人還出現了呼吸道的癥狀,紛紛到醫院就診。不查不放心,查了更擔心,究其原因是很多人都發現了讓人糾結的肺部小結節。肺部小結節是不是就等于肺癌呢?今天我們拋棄傳教式的概念,來講一講如果發現了肺部小結節,下一步該怎么做。

        故事一:小結節嚇壞北京"老炮兒"

        消炎藥擊退小結節

        老劉是個土生土長的老北京,典型的“老炮兒”。近兩年來因為兒子工作調動,一家人移居上海。前段時間出現了霧霾,老劉出去遛狗后出現了咳嗽,后來又開始流鼻涕,吃了一周的感冒藥也沒見好轉。到醫院拍了CT,結果把他嚇了一大跳:右肺見到一個直徑約5mm的小結節,建議隨訪。

        老劉拿著報告四處求醫,醫生看了一下老劉帶來的片子,右肺上葉有一個磨玻璃結節,大概 5mm 左右,于是用筆標記出他結節的位置,然后告訴他先吃兩個星期的消炎藥,之后再復查個胸部CT平掃就可以了。

        老劉差點沒急死:“大夫,您快給我出個主意呀,這到底是不是肺癌?如果是肺癌,消炎有什么用呢?我是不是要抓緊手術才好?觀察啥呀,別耽誤我治療了,我現在說不定還是早期,觀察一段時間,別給我整晚期了,我還要抱孫子呢!”

        醫生找出了其他典型腫瘤的片子給老劉對比參考,告訴他目前他的結節從形態上看確實不像典型的腫瘤,讓他先別想太多,觀察等待也是一種治療。老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配了兩周的消炎藥回去吃。

        一個月后他又來到門診,激動地告訴醫生:“我的小結節消失了!”醫生又仔細對比了一下前后兩次的片子,發現這次的小結節確實已經變淡,幾乎快消退了,便告訴老劉:“沒事兒了,您這下可以放心了吧!”老劉這才解開了心結,又恢復了每天遛狗、早鍛煉及憧憬抱孫子的充實生活。

        故事二:發現結節很糾結,穿刺竟然是結核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位65歲的退休阿姨身上,她因為摔傷拍CT偶然發現了肺部結節。結節的直徑有2.5cm,圓形,邊緣比較光滑。阿姨的女兒是個白領,陪同就診前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心情復雜而凝重。

        看了片子后,醫生告訴她們結節確實不算小,但邊緣很光整,癌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鑒于家屬及患者的焦慮情緒,醫生建議阿姨先做 CT定位下的肺穿刺。最終,穿刺結果證明是肉芽腫性炎,考慮為陳舊性的肺結核。

        故事三:切除結節快又準,微創手術顯神效

        小王是個理發店的老板,38歲,體檢發現了肺部小結節。CT片子上可以看到右肺下葉有一枚大小約1cm的結節,邊緣形態不規則,進行了兩周的抗炎治療后復查肺小結節三維重建CT,報告顯示結節大小沒有明顯變化,但結節邊緣欠光滑,內部似有實變,伴有血管征,提示惡性的可能性比較大。

        小王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做了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術后病理結果證實為微浸潤的腺癌,是個IA1期肺癌患者。對于小王而言,這是個非常早期的肺癌,不需要做任何的化療和放療,治愈的可能性達到 90%以上,術后只需要定期復查。開完刀后三天小王就出院了,如今依舊和他愛人經營著他們的愛情理發屋。

        得了肺結節怎么辦

        看完這三個真實的小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肺內結節,不容忽視,但也不必驚慌。

        觀察和消炎也是種治療

        大多數患者以及家屬在發現肺部結節后都非常緊張、甚至焦慮,對于醫生“觀察”“消炎”的建議非常不能理解,生怕耽誤治療。一般來說,醫生建議觀察和消炎治療的患者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肺炎”“結核瘤”等良性的結節,冒著手術的風險去切除肺葉,實在是得不償失。日常的門診工作中,這類“小結節”的患者占較大的比率。對于這部分患者,最有幫助以及最有價值的治療,就是定期的隨診和復查。

        2~3個月后復查會使癌癥擴散嗎

        對于2~3個月后復查的建議,很多患者及家屬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如果真是癌,3個月的時間癌癥會不會擴散?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之所以選擇這樣安排觀察,主要是從腫瘤的生物學行為角度出發的。腫瘤的生長有一個倍增的時間,一般認為是2~12個月,也就是說腫瘤最快2個月才能長大一倍。對于肺部的小結節,長大一倍也尚屬較早期,很難發生快速的擴散轉移。

        越早切除,效果就越好嗎

        生活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及家屬抱有“越早切除,效果就越好”的觀點,這顯然也是片面的。肺部結節越小越難定性,但越小越傾向于良性。打個比方,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我們知道他是人類而不是動物,但是如果要具體說明這個嬰兒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這就不好判斷了,中國有句古話“女大十八變”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因此規律地隨訪觀察,動態監測結節的變化,懷疑為惡性,再行手術切除,否則盡量不選擇手術治療,這是國際公認的做法。

        肺部結節莫驚慌,大小密度和形狀,實性非實磨玻璃,定期隨訪享安康。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僅供交流學習

        內容來源:放療前沿

      1. 添加醫學顧問微信,掃描?二維碼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