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r57t1"><pre id="r57t1"></pre></listing>
    <ruby id="r57t1"><b id="r57t1"><b id="r57t1"></b></b></ruby>

    <track id="r57t1"></track>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胃癌治療

      2022年已上市的胃癌靶向藥物和胃癌免疫(PD-1/-D-L1)藥物有哪些

      全球腫瘤醫生網2022-11-29胃癌治療71071

        2022年已上市的胃癌靶向藥物和胃癌免疫(PD-1/-D-L1)藥物有哪些

        全球將近一半的新發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中國,可怕的是,一旦發現,大部分患者已處于中晚期,治療的方式非常有限,患者的生存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近年來,隨著靶向治療的興起,胃癌發生、發展分子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療逐漸嶄露頭角。眾多新靶點藥物的問世,為胃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治療模式,創造了新的可能性。

        2022年是胃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最新版的CSCO胃癌指南中推薦了多款全新的免疫治療方案,此外,國研PD-1信迪利單抗獲批一線治療,為晚期胃癌患者帶來了優于化療的更好選擇!更值得振奮的是,除了HER2,PD-L1,胃癌中的眾多靶點MET、FGFR2、claudin18.2等也綻放出了耀眼光芒!

        胃癌靶向及免疫治療需要檢測靶點有哪些

        最新版臨床實踐指南(NCCN)中明確指出胃癌應檢測以下靶點:

        01、新診斷胃癌:MSI/MMR納入常規檢測

        與既往指南推薦轉移性胃癌患者進行MSI/MMR檢測不同,最新版指南建議,所有新診斷的患者都應進行MSI及MMR的檢測。(研究證實,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MSI-H/dMMR患者的效果明顯好于傳統的化療或化療聯合靶向藥物,因此對于MSI-H/dMMR患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可作為早期胃癌患者新輔助治療的選擇。)

        02、晚期轉移性胃癌:檢測HER2、PD-L1

        針對HER2、PD-L1國內外已上市多款藥物。

        03、建議胃癌患者進行NGS檢測

        除此之外,還有多種其它生物標志物成為靶向療法的靶點,在臨床試驗中用于篩選胃癌患者。Claudin18.2、 trop-2、 c-MET、FGFR、NTRK、纖維生長因子等等受體,針對這些靶點的靶向療法已經在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結果,有望進一步改善胃癌患者精準治療的格局。

        NCCN

        2022胃癌最新靶向及免疫藥物解讀

        目前,針對胃癌的靶點共9種靶向及免疫藥物已經獲得批準上市。

        01、HER2突變靶向藥物

        第一個或者最重要的一個靶點,就是HER2這一個標志物。HER2在胃癌當中的表達率大概是在15%左右。目前晚期胃癌HER2治療已獲得全球共識,NCCN指南推薦胃癌患者檢測HER2表達,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HER2+,那么患者一線推薦使用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

        目前獲批的藥物治療方案為:

        胃癌獲批上市的胃癌HER2靶向藥物

        1、曲妥珠單抗(Herceptin 赫賽汀、Herzuma、Ogivri)

        作用靶點:HER2

        適應癥:于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的一線治療

        藥品詳情:2012年10月,曲妥珠單抗批準可用于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的一線治療(胃腺癌或胃食管連接處的腺癌)

        2、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Enhertu、DS-8201)

        作用靶點:HER2

        適應癥:既往接受過基于曲妥珠單抗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 HER2 陽性胃或胃食管 (GEJ) 腺癌成人患者

        藥品詳情:2021年1月18日,FDA批準Enhertu(DS-8201)用于胃癌患者。Enhertu成為10年來首個獲FDA批準用于治療胃癌的HER2靶向ADC藥物。

        3、派姆單抗(Keytruda、Pembrolizumab)

        作用靶點:HER2

        適應癥:聯合曲妥珠單抗、氟嘧啶和含鉑化療藥物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HER2 陽性胃或胃食管交界處 (GEJ) 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

        藥品詳情:2021 年 5 月 5 日,FDA批準派姆單抗新適應癥。

        4、維迪妥昔單抗(愛地希、Disitamab Vedotin、RC48、國內獲批)

        作用靶點:HER2

        適應癥:治療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化療的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及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

        藥品詳情:2021年6月9日,我國榮昌生物自主研發的創新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維迪西妥單抗(RC48-C014)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這是我國獲準上市的首款國產ADC藥物。

        02、VEGF靶向藥物

        獲批上市的胃癌VEGF靶向藥物

        1、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Cyramza®)

        作用靶點:VEGF

        適應癥:接受過氟嘧啶或含鉑化療后疾病進展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療。

        藥品詳情:2014年4月21日,FDA批準雷莫蘆單抗用于接受過氟嘧啶或含鉑化療后疾病進展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療。成為第一個化療后進展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藥物。

        2、甲磺酸阿帕替尼(國內獲批)

        作用靶點:VEGF

        適應癥: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三線及三線以上治療。

        藥品詳情: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新藥,其主要作用機制是競爭性結合該受體胞內酪氨酸ATP結合位點,高度選擇性地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斷VEGF通路信號轉導,從而有效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中國國家藥監局于 2014 年 10 月 17 日正式批準上市。

        03、PD-1

        胃癌上市的免疫治療藥物

        1、Nivolumab(Opdivo、納武單抗)

        作用靶點:PD-1

        適應癥:已接受新輔助放化療的完全切除的食管或胃食管交界處(GEJ)癌殘留病理患者

        藥品詳情:2021年5月2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nivolumab(Opdivo,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用于已接受新輔助放化療的完全切除的食管或胃食管交界處(GEJ)癌患者。

        2、派姆單抗(Keytruda、Pembrolizumab)

        作用靶點:PD-1

        適應癥:聯合鉑類和氟嘧啶類化療藥物一線治療轉移性或局部晚期食管或胃食管(GEJ)癌,不適合手術切除或根治性放化療。

        藥品詳情:2021 年 3 月 22 日,FDA批準派姆單抗聯合鉑類和氟嘧啶類化療藥物用于轉移性或局部晚期食管或胃食管(GEJ)癌,不適合手術切除或根治性放化療。2017年9月,FDA批準派姆單抗用于已經接受過至少2次治療(包括化療)的晚期胃癌患者.

        3、信迪利單抗

        作用靶點:PD-1

        適應癥:聯合鉑類和氟嘧啶類化療藥物一線治療轉移性或局部晚期食管或胃食管(GEJ)癌,不適合手術切除或根治性放化療。

        藥品詳情:2022年6月24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批準信迪利單抗用于胃癌。這是國內胃癌患者迎來的首款國產 PD-1 藥物!

        "胃"來已來,眾多靶點開花結果

        除了上面獲批的藥物,還有更多的新藥正在研發中,包括ADC藥物、MET抑制劑、PD-1/PD-L1抑制劑等等,大家可以根據當前疾病的發展情況以及分子分型進行選擇,也可聯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了解詳細招募標準,進行入組評估。

        “方舟援助計劃”“由全球腫瘤醫生網聯合無癌家園、權威基因檢測機構、國際藥廠、知名腫瘤中心發起的針對癌癥基因突變腫瘤患者的活動。本計劃旨在降低腫瘤患者基因檢測費用,為患者提供上市新藥和未上市新藥免費治療的機會。參加“方舟援助計劃”!為腫瘤患者持續提供抗癌藥物帶來的生存希望!

        想參加的病友可以將基因檢測報告,診斷報告電子版或拍照發送至doctor.huang@globecancer.com,郵件中留下聯系方式,醫學部收到報告分析完畢后一個工作日內電話聯系或直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評估。

      1. 添加醫學顧問微信,掃描?二維碼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