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r57t1"><pre id="r57t1"></pre></listing>
    <ruby id="r57t1"><b id="r57t1"><b id="r57t1"></b></b></ruby>

    <track id="r57t1"></track>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肺癌靶向治療

      2023年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首次更新,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ex20ins)的患者迎來新治療策略

      全球腫瘤醫生網2023-01-10肺癌靶向治療7383

        2023年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首次更新,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ex20ins)的患者迎來新治療策略

        2021年時,兩款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ex20ins)抑制劑先后獲批上市,再加上NCCN指南迅速跟進,做出了推薦以及用藥指導,曾經被視為“難治突變”、“耐藥突變”的EGFR ex20ins,迅速地在NCCN指南上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頁。

        就在2023年V1版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上,一條針對這兩款藥物的更新信息,再次讓ex20ins患者迎來了新的治療策略!

        指南上明確:兩者并無嚴重的交叉耐藥。

        事實上,盡管目前已經獲批的適應癥(二線治療)相同,但阿米萬他單抗(JNJ-6372)與莫博替尼(TAK-788)這兩款藥物各有特點,不僅藥物結構與作用機理不同、用藥方式不同,連副作用都存在一定的差異。

        從結構上來說,阿米萬他單抗是一款EGFR/MET雙特異性抗體,與幾款經典的EGFR抑制劑都有所不同;而莫博替尼則是在結構上與奧希替尼有相似之處,但增強了針對EGFR ex20ins以及其它非敏感突變的抑制效果。

        用藥方式方面差異也很明顯。阿米萬他單抗的用藥方式是靜脈注射,莫博替尼的用藥方式是每日口服。有些患者可能習慣每日口服藥物(無創,但是需要每日定時用藥),也有患者可能會更喜歡一個月內每周靜脈注射、然后改為每2周靜脈注射的給藥方案(有創,但是用藥頻次更低)。

        副作用方面,阿米萬他單抗的副作用包括兩部分:抗EGFR帶來的副作用,和抗MET帶來的副作用。而莫博替尼的副作用,與EGFR抑制劑奧希替尼更相似。

        此次更新的交叉耐藥信息就更是重中之重了。由于阿米萬他單抗和莫博替尼的作用機制并不相同,因此患者在對于其中一款藥物耐藥之后,可以考慮換用另一款藥物。也就是說,對于阿米萬他單抗耐藥的患者,可以再次嘗試莫博替尼;反之亦然。

        而由于這兩款藥物分別代表了目前在研的EGFR ex20ins抑制劑的兩個主流方向,因此,即使患者的計劃是參與臨床試驗,也同樣可以將這條信息作為參考。如果想從我們的渠道申請臨床試驗,除了阿米萬他單抗與莫博替尼這兩款藥物的項目以外,還可以酌情選擇一些與它們同類型的藥物的試驗項目,增大入選的概率。

        舉例來說,在我們正熱招的EGFR ex20ins項目當中,伏美替尼具有與奧希替尼相似的結構,但通過一些修飾,使藥物與代謝產物的活性更強、療效更強,同樣也能覆蓋到包括ex20ins在內的一部分“非敏感突變”。

        另一類熱招項目的試驗藥物,如EMB01,就和阿米萬他單抗類似,屬于EGFR/MET雙抗,不僅有ex20ins的項目招募,還因結構與療效特點,覆蓋了奧希替尼耐藥這項備受關注的適應癥。

        需要申請臨床試驗的患者,可以通過「腫瘤新藥臨床試驗」小程序提交病歷資料,立刻進入臨床試驗入組篩選快速通道,或聯系基因藥物匯匹配適合的臨床試驗項目。

      1. 添加醫學顧問微信,掃描?二維碼

      2. 備注【癌種】申請方舟援助計劃



      患者咨詢電話:400-666-7998



      全球腫瘤醫生網提醒患者:國內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包括cart細胞,樹突細胞疫苗,NK細胞

      TILs細胞,TCR t細胞治療癌癥疫苗等技術均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未獲準在醫院正式使用。國內患者可以參加正規臨床試驗,在醫生的監管下使用,全球腫瘤醫生網不推薦患者貿然嘗試任何醫療機構和研發機構的收費治療。
      本網站新聞資訊、文章、研究數據、治療案例均來自于國內外醫學論文,所涉及到的新藥、新技術有可能還處于臨床研究階段,患者不能作為治療疾病的依據。癌癥治療目前尚無治愈手段,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或參加新藥新技術臨床試驗。